close

春天來了,哪里最是好去處?哪里最先透露出春天的信號?
沒有另外一個地方比長滿柳樹的河邊最先奏出春天的樂章,去河dermes 投訴邊看柳!
要說柳樹生出萬千曼妙的具體地方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泉城濟南了。濟南的環城河兩岸,是清一色的柳樹;大明湖邊,也都是柳樹;著名的72泉群裏,更是柳樹的天下,所以,濟南自古有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美譽。這幅現在鑲嵌在大明湖小滄浪園的對聯,也成為濟南生動的寫照。
而與濟南的這幅對聯有一比的是描寫揚州瘦西湖的“兩岸花柳全依水,一路樓臺直到山”。經過千裏奔波到達揚州的大運河,兩岸楊柳依依,柳色如煙,煙雨江南的景色盡收眼底。這幅對聯成為揚州廿四景之一“西園曲水”的代名詞,鑲嵌在石坊上,名曰“翔鳧”,臨岸貼水,狀似待客遊湖,意境幽遠,將乘舟遊覽瘦西湖所能看到的景致,刻畫得惟妙惟肖。
唐朝詩人韋莊的《臺城》“江雨霏霏江草齊,六朝如夢鳥空啼。無情最是臺城柳,依舊煙籠十裏堤。”最能代表河邊之柳的風度了。“江”、“雨”、“草”三者交襯共融,與岸邊楊柳一起構築出一派迷蒙清幽、如煙似霧的境界。而堆煙疊霧的楊柳綠遍十裏長堤,則襯托出大自然生機勃勃、逢春必發的萬千景象。
但如果說柳的浪漫和淒婉詩意,則要首推宋代柳永的《楊柳岸曉風殘月》。“寒蟬淒切,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。都門帳飲無緒,留戀處,蘭舟催發。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。念去去,千裏煙波,暮靄沉沉楚天闊。
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,冷落清秋節。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,曉風殘月。此去經年,應是良辰好景虛設。便縱有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!”
這首宋詞中的代表作,把河岸之柳帶進了千年詞壇,每當詩家詞人到了河邊水岸,哪個不發“楊柳岸曉風殘月”的吟誦!這首詞原為唐教坊曲,相傳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,時霖雨連日,棧道中聽到鈴聲。為悼念楊貴妃,便采作此曲,後柳永用為詞調。這句詞抒發的是酒醒後dermes 投訴的心境,也是他飄泊江湖的感受。站在河邊柳樹下,看著隨風飄動的楊柳,表達難留的離情;用曉風淒冷表達別後的寒心;用殘月破碎表達此後難圓之意,將離人悽楚惆悵、孤獨憂傷的感情,表現得十分充分、真切,創造出一種特有的意境。
如果說哪首詠柳的古詩最為著名,當然是唐朝詩人賀知章的《詠柳》:“碧玉妝成一樹高,萬條垂下綠絲絛。不知細葉誰裁出,二月春風似剪刀。”
這首詩因為入選了小學語文課本,不僅僅成為一代代中國少年普及古詩的範本,也賦予了柳樹婀娜多姿的浪漫情懷。
這首詩,把楊柳曼長披拂的枝條形象,形容、比擬成美人苗條的身段,婀娜的腰身。上句的“高”字,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;下句的“垂”字,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。詩中沒有“楊柳”和“腰枝”字樣,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,卻寫活了。
然而,更妙的是“不知細葉誰載出,二月春風似剪刀。”詩人借柳樹歌詠春風,把春風比作剪刀,說她是美的創造者,讚美她裁出了春天。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。在賀知章之前,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?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,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,《詠柳》也因此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。
杜甫的《臘日》有句:“侵陵雪色還萱草,漏泄春光有柳條。”也是歌詠楊dermes 投訴柳的名句。詩人告訴人們,忘憂草還承受著雪色寒氣的侵襲,可是,柳樹的枝條已經開始吐綠,報告人間萬物復蘇的春天就要來臨了。
南宋詩人僧志南的《絕句》“古木陰中系短篷,杖藜扶我過橋東。沾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。”也是把柳與春風聯繫在一起。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,通過小橋,一路向東,正好有東風迎面吹來,楊柳枝隨風蕩漾,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印象。
春天來了,萬物復蘇,而最先報告春消息的是萬千楊柳。柳色如煙,給我們帶來了多少美妙的詩意和浪漫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nhanzhan6644 的頭像
    hanhanzhan6644

    那絲絲的淒清

    hanhanzhan66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